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篇

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篇

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1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2

  农历牛年大年初一晚黄金档,《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一经亮相,就以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为现象级爆款,也成功为文化节目树立起了新的标杆。

  3月7日晚8点档,《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在央视综合频道与观众再续“经典之约”,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是《天工开物》首篇《乃粒》中的一句话。节目中,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与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

  典籍——

  “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节目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游历于时间的长河。他从1961年湖南安江农业学校的一片试验田里启程,遇见立志让“稻子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每个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凉”的袁隆平,而后穿越到300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的江西稻田,拜访同样为了“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朴素梦想跋涉不止的宋应星。

  这期节目,在戏剧呈现上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以他和哥哥宋应昇、友人涂绍煃的珍贵情谊贯穿始终,讲述宋应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写出《天工开物》。

  此外,舞台对《乃粒》《舟车》《乃服》《佳兵》等卷所涉及的明代社会生活、生产景象都做了细腻的呈现。《天工开物》的序言中,写着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话——“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六次科考落榜的失意里,宋应星没有被打倒,他在数次赶考奔波的所见所闻中,认识到工农业生产的巨大价值。于是他选择回归自然,走出了一条与当时的读书人不同追求的路。

  穿越——

  宋应星和袁隆平“握手”

  你能想象宋应星和袁隆平“握手”吗?跨越多个朝代、发起“古今互穿”模式的第一期节目《尚书》,已然让《典籍里的中国》成为观众眼中的“穿越高手”。

  在《天工开物》这一期里,老年宋应星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带领下,感受300多年后的“天工开物”:他昔日从江西到京城(北京)得花上半年的赶考路,如今坐上中国制造的高铁仅需3个时辰左右,若是坐上中国人自己造的C919飞机,则只要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当听说后世造的大火箭“长征”号可以把月球车载到月亮上,“奋斗者”号深潜器可潜入大海万米之深,尤其是在袁隆平院士的稻田里看到他心心念念的“乃粒”,他既惊讶又欣慰地连呼了不起:“太好了,天下人衣食富足,我无憾了!”

  尝试——

  典籍“知识坚果”

  全新亮相的《典籍里的中国》,将博大精深的厚重典籍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着力从这些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入手,在钩深致远的求索之中,让年轻人和全世界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以及“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天工开物》全书共18卷,123幅图,初版距今已有近400年。其中,不论是百姓汲水舂米的日常工具,还是制取海盐、炼铁纺织的精巧技术,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科学态度,迸发着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做客本期节目,在访谈现场为观众精炼讲解《天工开物》的意义和内涵。他们从神农氏、后稷、宋应星讲到袁隆平、屠呦呦等一代又一代矢志不渝的追梦人,从《天工开物》论及先秦时期的《考工记》、东汉科学家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

  《典籍里的中国》让人们看到,科学精神、创新基因一直以来都刻在我们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继往开来,传承不息。

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3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创造了无数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也许中国有了基本的道德准则、和礼仪文化。

  中国从古代以来就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风俗历史。中国古代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教育我们“不学礼,无以立。”的话语。

  毫无疑问,传统礼仪文化对于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便会越和谐。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建起一片属于自己的文明天空。我们应该以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为荣,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和继承下去,而不是让传统文化逐渐地埋没和暗淡下去。

  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一路风尘仆仆走过来,有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甚至有很多现代的年轻人并不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其实,除了端午节以外,我们国家还有许许多多的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可相反,他们更喜欢过外国人的洋节日。例如白色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丰富多彩的外国人的节日,他们认为过这样的节日更有意思,更能够符合现在的潮流。但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却是意识十分淡薄。

  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遗忘与不屑,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老百姓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和产物。是不能够被人们轻易的轻视和糟蹋掉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应是体现中国人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们还可以使我们的文化内涵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将只剩下一个空壳子。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会否定自身的传统文化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过时的,有害的。

  而传承和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让它受外来文化所侵略。

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4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创造了无数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也许中国有了基本的道德准则、和礼仪文化。

  中国从古代以来就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风俗历史。中国古代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教育我们“不学礼,无以立。”的话语。

  毫无疑问,传统礼仪文化对于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便会越和谐。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建起一片属于自己的文明天空。我们应该以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为荣,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和继承下去,而不是让传统文化逐渐地埋没和暗淡下去。

  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一路风尘仆仆走过来,有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甚至有很多现代的年轻人并不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其实,除了端午节以外,我们国家还有许许多多的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可相反,他们更喜欢过外国人的洋节日。例如白色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丰富多彩的外国人的节日,他们认为过这样的节日更有意思,更能够符合现在的潮流。但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却是意识十分淡薄。

  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遗忘与不屑,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老百姓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和产物。是不能够被人们轻易的轻视和糟蹋掉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应是体现中国人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们还可以使我们的文化内涵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将只剩下一个空壳子。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会否定自身的传统文化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过时的,有害的。

  而传承和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让它受外来文化所侵略。

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5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从现代追溯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是古人,我们的失人,从他们身上演变而来的。比如,屈原是清明节的代表,屈原如果穿越到现在,绝对会是一位伟大烈士,供在中国最大的烈士陵园。

  由于屈老的坚贞不屈,为国为民,不畏强权,誓死不做卖国的,宁可跳入江中牺牲自己的性命,也不会为了一点小利益,而出卖国家出卖自己的人格,不会践踏自己的尊严。

  屈原死后,他的后人们为了纪念他,虽然他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但是现实中还是需要表示一下的,他们在屈原自杀的江中划着小船,撒着用叶子包着的米团,人们觉得这样鱼虾就会吃这些米团,而不会吃屈原的躯体了。由此在江中划船变成了赛龙舟,撒米团演变成了现在家家吃的粽子,而在那一天人们把那一天定位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之士的纪念日,每年的4月4日就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我们叫它“清明节”。

  例如这样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人肯定都不明白,在除夕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相传每年有一天,有个叫“年兽”来扰乱居民的安全,出居民粮食,毁他们的房子,弄的他们人心惶惶。可是看年兽那么凶恶高大,他们却又不敢与之抗衡,终于有一天他们发现年兽怕响声,于是家家户户都在年兽来的那天放起了鞭炮。年兽听见这些鞭炮响声,吓得落荒而逃,人们终于又回到了平静的生活。那天就成了除夕春节,就是这么来的,家家户户都要过年,给红包,这样才吉利,说这一年都会富富贵贵,平安无事。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午的传统文化节,所以源远流长,就说明我例举的仅仅是个皮毛,还有好多好多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就是有了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才会多姿多彩,这传统文化代表了我国古代到今天,人民的智慧结晶。 就是靠的这些传统文化,而就是这些传统文化是别的国家,甚至别的星球所没有的,它们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是智慧,是结晶,是成果,所以它们会源远流长。

  中华传统文化又是博大精深的,你想模仿想复制那是远远不可能的。如果是简简单单的,有何是堪称“传统”这两个字,就算再给你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它只会越来越神秘,你永远知道的不是它的皮毛,其精髓不是精深,而是很精深,非常的精深。

  所以我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是博大精深,是独一无二的。

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6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这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联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齐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礼貌礼仪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一样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重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能够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失否定自身传统礼仪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礼仪是过时的,有害的。而传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职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7

  农历牛年大年初一晚黄金档,《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一经亮相,就以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为现象级爆款,也成功为文化节目树立起了新的标杆。

  3月7日晚8点档,《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在央视综合频道与观众再续“经典之约”,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是《天工开物》首篇《乃粒》中的一句话。节目中,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与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

  典籍——

  “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节目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游历于时间的长河。他从1961年湖南安江农业学校的一片试验田里启程,遇见立志让“稻子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每个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凉”的袁隆平,而后穿越到300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的江西稻田,拜访同样为了“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朴素梦想跋涉不止的宋应星。

  这期节目,在戏剧呈现上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以他和哥哥宋应昇、友人涂绍煃的珍贵情谊贯穿始终,讲述宋应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写出《天工开物》。

  此外,舞台对《乃粒》《舟车》《乃服》《佳兵》等卷所涉及的明代社会生活、生产景象都做了细腻的呈现。《天工开物》的序言中,写着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话——“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六次科考落榜的失意里,宋应星没有被打倒,他在数次赶考奔波的所见所闻中,认识到工农业生产的巨大价值。于是他选择回归自然,走出了一条与当时的读书人不同追求的路。

  穿越——

  宋应星和袁隆平“握手”

  你能想象宋应星和袁隆平“握手”吗?跨越多个朝代、发起“古今互穿”模式的第一期节目《尚书》,已然让《典籍里的中国》成为观众眼中的“穿越高手”。

  在《天工开物》这一期里,老年宋应星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带领下,感受300多年后的“天工开物”:他昔日从江西到京城(北京)得花上半年的赶考路,如今坐上中国制造的高铁仅需3个时辰左右,若是坐上中国人自己造的C919飞机,则只要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当听说后世造的大火箭“长征”号可以把月球车载到月亮上,“奋斗者”号深潜器可潜入大海万米之深,尤其是在袁隆平院士的稻田里看到他心心念念的“乃粒”,他既惊讶又欣慰地连呼了不起:“太好了,天下人衣食富足,我无憾了!”

  尝试——

  典籍“知识坚果”

  全新亮相的《典籍里的中国》,将博大精深的厚重典籍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着力从这些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入手,在钩深致远的求索之中,让年轻人和全世界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以及“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天工开物》全书共18卷,123幅图,初版距今已有近400年。其中,不论是百姓汲水舂米的日常工具,还是制取海盐、炼铁纺织的精巧技术,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科学态度,迸发着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做客本期节目,在访谈现场为观众精炼讲解《天工开物》的意义和内涵。他们从神农氏、后稷、宋应星讲到袁隆平、屠呦呦等一代又一代矢志不渝的追梦人,从《天工开物》论及先秦时期的《考工记》、东汉科学家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

  《典籍里的中国》让人们看到,科学精神、创新基因一直以来都刻在我们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继往开来,传承不息。

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8

  【国学丰厚知识、滋养心灵】

  ——我看“典籍里的中国”

  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央视继由戏剧总导演田沁鑫导演的《故事里的中国》几期展播之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和观众喜爱。昨晚也就是中国传统的大年初一之夜,央视一套又推出了由戏剧总导演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的《典籍里的中国》,让人耳目一新,成为一档“用国学丰厚知识、滋养心灵”的好节目,走进千家万户,以提高对于博大精深的国学的普及。

  第一课讲的是《尚书》,说句不怕丢人的话,我对《尚书》尽管也学过、听过,但是随着流失的岁月,水漫大堤过后,把知识还给了学校和老师。我有一位要好的文友,网名和微信公众号叫“尚书”,一直叫着很顺口,还有在我国不断更替的朝代中,有的朝代的官职就叫“尚书”记得比较清楚。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浩瀚中华留下典籍万千,或许在图书馆偶遇过它们,或许在课堂上与它们的碎片有过交集,但可曾了解过它们的身世流转,看到它们的熠熠光华?真的很难梳理精细?

  《典籍里的中国》中国,是由中国话剧院的资深演员倪大红饰演了90多岁的爱书、护书、讲书伏生,并且讲述自己为了护书,孩子被敌兵杀戮,妻子被冻死的悲惨经历。自己将尚书藏在墙壁,得以保存。

  后来汉帝为了弘扬中国文化和典籍邀请家住在青州的伏生去西安讲学,但是路途遥遥,伏生年迈,皇帝只好派晁错前去听伏生讲学,最后整理出《尚书》28卷,留给了后人。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就曾说过:“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

  伏生还讲述了大禹治理九州水灾的泛滥,“九州”最早出现于“尚书”的《禹贡》,相传大禹治水时将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翼州和兖州。从此以后,九州便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沿用了至今,成为大一统中华民族。“华夏为何是一体?自古就是一体。

  《尚书》"德治"主张深刻影响了后世。汉代儒家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主张德、力并重。既要重视道德,也要重视国家的实力。如王充总结说:治国之道,一曰养德,二曰养力,要"文武张设,德力具足","外以德自立,内以力自备,慕德者不战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却"。(《论衡·非韩》)历史上儒家和法家任德与任力之争提供给我们这样一条历史启示: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应继承和弘扬"协和万邦"的优良传统,在国际关系上树立道德大国的形象,同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捍卫国家的主权,也要注意发展相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中国的典籍博大精神,熟读、熟知中国先人的典籍,让我们知道从哪里来,到那里去,不忘初心,走好未来的路,把我国建设的更加强大与美丽和谐!

  中国的典籍,有不少知识和学问,学习会后,让我们开阔视野,了解更多的知识,如九州:

  豫州:今河南省大部,山东西部和安徽北部等。

  青州:山东半岛,黄河以南,泰山及其向东到大海。

  徐州:泰山以南,淮河以北的江淮平原。

  扬州:淮河以南,长江下游及其岭南。

  荆州:湖北省及其长江中游。

  梁州:秦岭以南和四川盆地。

  雍州:甘肃和陕西省一带。

  翼州: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辽河平原。

  兖州:黄河与济水之间。

  ‘中国’这个词,在文献中最早出现在《尚书》里。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也是中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也是中国……

  《尚书》是中国的典籍,无人讲解很难读懂。《典籍里的中国》摄制组让古人和现代隔空对话是一大亮点,也是别具匠心。“古代护书人”伏生是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镜头一转,主持人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陪伴他“穿越”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读《尚书》、学《尚书》、传《尚书》。撒贝宁和伏生一问一答,回答了不少观众的难题,豁然开朗,喜欢这样鲜活的教育方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好了中国典籍,不但丰厚知识、还可以滋养心灵,成为更加完美的人!

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9

  面对泛滥不绝的洪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洪水,定九州,保民主;面对纣王惨无人道的暴政统治,武王拢民心,顺天意,英勇作战。这些家喻户晓的历史事迹,在《尚书》中有详细记载。如今,我们捧起《尚书》,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是文明力量的代代传递,更是中华精神的深入学习。读《尚书》,了解中华文明,了解任何一份文化的传承都来自于世代坚守,来之不易。

  典籍经典的流传,源于它本身不朽的价值,无法复制的成就,以及难以超越的贡献。读史书让我们明白我们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去向何方;读《尚书》,也让我们“知先贤治国之本,知朝代兴衰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的个体由一个个小的个体组成,而本国的民众则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影子。《尚书》中的思想,与我们当今治国理政之路有许多相似之处,不论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敦睦九族,协和万邦”的民族团结,甚至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节俭节约,都能为我们当今国家建设所学习。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当我们于一轮皓月下品读典籍之雅韵,于一轮青影中品味典籍之内涵,其自身不朽的文化价值,便不言而喻。

  典籍经典的流传,依赖于从古至今代代人的珍视与守护。孔子删述六经,亲自亲自整理编纂《尚书》内容以便后世解读学习;伏生一生献于《尚书》,年逾九旬仍传《书》授学;孔子后人孔安国视《尚书》如命,用尽其力促使《尚书》的传播。几千年的岁月,几千载的春夏秋冬,多少次的灾难突降,多少次的战火满天,穿越几轮年岁,攻克多少困难,多少人为此坚守付出,《尚书》这部典籍不减此前风韵,还能款款立于我们眼前。不论是精选《书》中精髓的孔子,还是舍命护《尚书》的伏生全家;不论是宣扬《尚书》价值使其广泛流传的孔安国,还是当今仍在研究《尚书》的史学专家们,他们懂瑰宝,敬文化,珍文明,他们视传承全人类的经典为己任,用一己肩膀支起中华文化国库的一隅天空。

  典籍经典的流传,更在于当今人们的学习与肯定。《典籍里的中国》中,当伏生看到,《尚书》在如今明亮的图书馆中展览,听到如今的孩童用稚嫩清澈的声音熟练的诵读“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他一定是震惊、感动又无比欣慰的。如今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典籍于生活中展示自身的智慧与价值;如今高科技的产品,让典籍不在一书难求,《尚书》也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青石刻石,青史永存;文明薪火,筚路蓝缕,代代传承。我们学习文化元典,典籍经典,内化于心,实践于行,继续对此的传承与学习,继续构筑辉煌的华夏文明。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尚书·牧誓》中这样描述武王伐纣前的立誓场面。新时代的我们,也应立下传承文化经典,传递文明薪火的誓言。毕竟,有典籍才有中国;毕竟,典籍经典辈辈读,文明薪火才能代代传。

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10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这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联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齐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礼貌礼仪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一样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重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能够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失否定自身传统礼仪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礼仪是过时的,有害的。而传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职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11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视的一档文化栏目《典籍里的中国》,本期选取的典籍是《尚书》。《尚书》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祖,的确堪称典籍。这个节目采用了让现代读书人穿越的方式,实现了现代人与西汉时《尚书》护书人讲书人伏生对话,以此来诠释《尚书》里边的经典要义。其中有两个主要场景,一个是通过王维的画作《伏生授经图》,引出项羽放火烧咸阳,使得许多珍贵的书籍被焚毁,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内,若干年后已经有部分竹简被毁导致内容散佚,又恰幸汉文帝重视文化,派晁错向伏生学习《尚书》要义,也为《尚书》的流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话说回来,《尚书》何以会成为经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义深远。比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相同的,都在强调人民在一个国家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主旨的表现是通过对《尚书》里边的《牧誓》演绎诠释的。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其中突出了以民为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另一个内容的展示是《禹贡》,这个故事是通过大禹治水来告诉后人划分九州的史实及意义。那是我们中国最初的疆域划分,在此基础上,我们中国经历了千年的疆域演变,分分合合之后形成了统一的大中国。

  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是通过对典籍的诠释,来告诉今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以及沉淀出的民族精神。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但同时,我也觉得,观赏这样纯文化节目的观众还很有限,毕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极不到位的。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对《尚书》进行独立阅读的人,恐怕在学历上至少要高中学历,能够理解精髓就需要专业能力较强的知识分子甚至专家教授了,所以《典籍里的中国》能够像《百家讲坛》那样,使历史文学在一个节目里获得普及和推广,这是比较有意义的。尤其在娱乐泛滥的今天,我还是比较希望主流媒体能够多一些这样的节目,努力扭转一下青少年过于关注娱乐八卦的不良形势。

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12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xx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推荐访问:本草纲目 观后感 典籍 关于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观后感 典藏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百草纲目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摘抄笔记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经典语录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主要内容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观后感300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观后感800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感悟 典籍里的中国第四期观后感本草纲目